历年中国大学排名1989 2003-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学科排名 2014 2016 2017 2019专业排名 2020

富二代”与“穷二代”的是与非

ManBetX体育网  https://www.bvdnaa.com   微信公众号:ManBetX体育网    
分享到:
富二代”与“穷二代”的是与非

2009-07-16 11:01:47 点击数:215

“富二代”与“穷二代”

——关于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的冷思考

改革开放造就了我国第一代富人,那一代富人虽然有了钱,但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所以,他们的孩子从父辈手里接过“财富衣钵”之后,变成了教育程度虽变得很高但个人素质却普遍比较低的“富二代”。而那些在改革开放中没有致富的产业工人或者农民,他们的子女如今有很多仍属于弱势群体,他们广泛地存在于城市和农村之中,被称为是“穷二代”。可见,“富二代”和“穷二代”的称谓只不过是财富和贫穷被世袭的代名词。

杭州飙车事件发生后,我们不得不正面一个无法回避现实命题:富裕起来的中国人,究竟该如何教育下一代?伴随着民间财富的高速增长,所谓的“富二代”教育,可能不仅仅是某一个群体的问题,而将是关系一代人的大事。与此同时,“穷二代”背负了物资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太多压力,即便辛苦读到大学毕业,在就业、创业时也会有很多有形和无形的困难,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贫穷的世袭是可怕的,而世袭产生的根源则是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家长的溺爱与“富不过三代”

一个家族能否兴旺发达、长盛不衰,不是看这个家族的财力、物力,而是从这个家族下一代的精神面貌中可以作出更为准确的预测。二十一世纪的家长更是深谙此道,送孩子到最好的学校,请最好的家庭教师,提供最好的吃住行的物质保障,不断做出让人羡慕的物质奖励的许诺。但实际效果如何呢?调查显示,多数子女选择的道路与父母的愿望目标南辕北辙。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腾讯教育频道做了一项调查,87.3%的人赞同“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美国的富人曾不同意减征遗产税,比尔·盖茨、巴菲特把财富捐给社会。这是为什么?他们知道,要让孩子幸福,不是留给孩子多少物质财富、房产股票,而是责任心、奋斗精神和竞争力。我们不一样,对子女宠爱有加为的是不让他们经受自己曾经经受的苦难和辛酸,拼命聚集财富不仅为自己更重要的是为子女的未来做准备。

在孩子成长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哪个更重要?调查中,75.0%的人首选家庭,14.2%的人认为是社会,10.7%的人选择学校。据了解,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世界上最早拥有10亿美元资产的巨富,但他对子女的零花钱却卡得很紧。台湾塑胶大王王永庆要求孩子早睡早起,不许乱花1分钱。调查显示,90.0%的人赞同这样的教子方式,表示应该让子女做个“穷孩子”。

中国的父母是天底下最有责任心的父母,但弄不好我们的子女会成为天底下最没有责任心的子女。图享受、摆阔气、讲名牌、贪安逸,在孩子身上不司空见惯吗?娇气、任性、挥霍和极端个人主义,这些不良品质在孩子身上不随处可见吗?中国早就有“富不过三代”的警示,但今天的许多富人仍难以逃脱“富不过三代”的宿命!

“父教”——中国的传统

“富二代”的问题,追根溯源,是父亲教育的缺失,这会让孩子终身“缺钙”。“父教”的缺失是我们民族的隐患。父亲的教育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有一种很深刻的导向上的确定性。每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有两个发展目标,第一就是亲密性。指的是与人亲密相处、合作的能力。另一个目标,就是独立性。母亲往往特别容易培养孩子的亲密性,而父亲的作用主要在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闯世界,敢于负责任,敢于吃苦,这是父教的特色与使命。从几千年起,我们儒家就提出“父为子纲”、“子不教、父之过”的论调,而这一思想也深刻地影响了我们两千多年。但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经济时代,“富二代”的父亲们往往忙于工作赚钱,孩子的教育往往一股脑地推给母亲。这是“富二代”的悲哀,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悲哀。

母亲教育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容易对孩子溺爱。这种天性难以克服,往往会无度地满足孩子。但父教不同。观察发现,父教比较充分的孩子往往都有敬畏心。因为孩子觉得父亲很威严,从小就会感到一种敬畏。在某种程度上,父亲代表了一种规则———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有些底线是很清楚的。这样孩子从小就有这么一种熏陶,父亲不点头,这事不能办。而因为“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惯性,父教缺失在中国是一个普遍现象,在富人阶层尤为突出。

成才的道路有多条,成才的方式也各不一样。但让孩子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独立承担起学习、生活的责任,具有感恩的心和不屈的意志,却是成才不可或缺的历练和品质。人的素质是不能遗传的,是金钱买不来的。对富人来说,全部事业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子女的健康成长和良好素质的形成。“富不过三代”,有几位“富二代”的父亲能把这句话当做教育孩子的警世恒言呢?

“穷二代”拷问教育的缺失

如今,数量惊人的农村“穷二代“正在拷问贫困山区教育缺失。自然条件恶劣、教育支出费用高,西部地区的一些贫困农民无力供养自己的子女上学,一些贫困乡村出现了新的文盲群体,这种发生在贫困地区的“贫困的持续性“现象被学术界称为“穷二代“现象。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初麻乡下恰藏村至今没有一个初中生。乡武装部长钟志平不甘心乡亲们就这样一代一代贫穷下去,挨家挨户来这里劝说让孩子们入学,磨破了嘴皮,结果却是孩子能上小学的已是寥寥无几,初中学生仍无“零“的突破。

“他们这一代穷,供不起下一代读书,下一代长大后还和上一辈一样没文化没素质。“初麻乡党委书记安贵禄说,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如今光靠政府扶贫,农民自己没有愿望没有素质也不行。贫困山村诞生大量文盲的现状仍在继续。曾经在宁夏挂职过2年的中国社科院博士林燕平,经常在宁夏南部贫困山区搞调查,所见所闻令她震惊不已。林燕平在宁夏固原市张易镇黎套村及周边几个村搞调查时,曾经一户一户地做过调查,结果发现,仅仅在她调查的两个自然村中,6-14岁的儿童中就有42人没上学和中途退学。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曾经提出了著名的“''贫困文化''的恶性循环理论“。他认为,长期处于贫困的人们形成了一整套特定的生活模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这种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屈从感、不愿为未来做计划、不能控制欲望的满足和对权威的怀疑。他认为,一旦这种“亚文化“形成,就会影响到整个贫困区域的人,并能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在这种“亚文化“的保护下,贫困被维持,并且还会导致新的贫困。贫穷虽然是因为自然条件引起的,但贫困的循环却是来自精神上的贫困,而精神贫困的根源却是教育的落后和缺乏。

长久以来,以城市为主的“富二代”拥有较多的教育资源,“穷二代”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享受自己受教育的权利。对“穷二代”进行教育投资,就是投资中国的未来。解决“穷二代”的问题是一个战略问题。投资“富二代”只是投资一棵苗子,而投资“穷二代”则是投资很多种子,会给国家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毕竟目前还没富裕起来的占大多数。解决“穷二代”的问题,有利于国家稳定、持续发展。

“穷二代”也让人担心?

约定俗成般地,穷人的孩子在我们的印象中是勤劳、刻苦、善良和正直的。但赤裸裸的现实却颠覆了我们的想法。3月31日,新疆沙湾县在乌鲁木齐读大二的农民儿子、18岁的木拉提江(化名)自导自演绑架案,欲敲诈父母20万元被抓。可能是考虑到他的前途,此案免于起诉。木拉提江是农民的儿子,他的父母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供他上大学,他不但不感恩,却在假期利用父母给的钱四处游玩,直至用十分拙劣的手段敲诈父母,触犯了刑律。

发生这种事,主要原因是某些“穷二代”心比天高但命比纸薄。他们渴望过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却不肯为自己的理想付出艰苦的劳动。对父母的艰辛视而不见,把父母的付出看成理所应该,不肯为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却总是把父母看成自己的提款机。只是认为父母有培养自己的义务,却认识不到自己应该为父母为家庭承担一定的责任。

其次是父母对他过于放纵,有求必应,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一个农民家庭,能够按时提供儿子的学费和生活费已经很不容易了,岂能再为儿子假期旅游的费用买单?正是因为父母对他缺乏约束力,才使他越来越无视父母的难处,私欲膨胀得越来越大。而社会上一些人的浮躁与贪婪更对“穷二代”产生不良的影响,喧嚣代替了沉默,狂躁取代了思考,漠视驱逐了感恩。

这件事情虽然只是例个案,但如果仅仅是对类似的案件免于起诉,而不是从中得到警示的话,“穷二代”所可能引发的祸端,将远大于“富二代”斗富给社会造成的威胁。毕竟富人只是我们这个社会中的少数人,穷人才是人群中的大多数。

攀比心理与节制心理

事实上我们并不能把“富二代”和“穷二代”像萝卜白菜一样随便归类,“富二代”与“穷二代”最大的区别就是攀比心理和节制心理。一旦“富二代”摆脱了攀比心理而拥有了节制心理,他们就有能力接过父辈的旗帜。而一旦“穷二代”丢掉了节制心理,而盲目追求“攀比心理”,他们也就与堕落不远了。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最近在给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一所油田学校的家长和老师做讲座,讲座的主题是培养孩子的节制精神。“这所学校孩子的家长大部分是油田公司的职工,收入比较高,孩子的攀比现象也比较严重。孩子们会比,你家的车是什么牌子的,我家的车是什么牌子的。而这里是塔里木盆地,实际上是一个很偏僻的地方。”

“现在有些孩子的缺点是大人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孙云晓表示,对孩子人格的培养要从小开始,10岁左右是品德、自我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要让孩子学会关心和照顾别人。比方说妈妈有的时候生病了,她还照样接孩子,买菜做饭,孩子发现就会过来问她‘妈妈你怎么了?’这是同情心,爱的萌芽。这个时候有的妈妈就缺乏教育意识,她说:‘我没事,你玩你的。’那么孩子觉得妈妈是铁打的,什么都不用管。这样久了之后,孩子就会变得冷漠。明智的父母会安然接受孩子的关心,让孩子照顾自己,然后鼓励一下孩子说:‘你长大了,有你在身边就好多了。’孩子就会有一种成功的体验。人格就是这么培养起来的。”

事实上,看那些成功的教育案例,似乎道理又很简单。最著名的,莫过于洛克菲勒家族的“零花钱家训”。世界巨富洛克菲勒每星期只给孩子5美元零花钱,并且要求孩子记账,他这样做和有钱与否没有关系。实际上是在培养孩子的节制精神,而不仅仅是为了省钱。这种教育最基本的目标就是:让孩子为了根本、长远的利益,而克制个人一些暂时的欲望。如果你屈服于眼前的诱惑,那么你将一事无成。实际上这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品质。

欧美国家经常有人做“糖果实验”。在幼儿园的孩子面前放着他们喜欢的糖果,一盘量多、一盘量少。然后跟他们说,想吃多的这盘就要多等待15分钟或半小时,要是等不及,只能吃那盘少的。跟踪调查发现,那些能够等待的孩子远比迫不及待的孩子有出息,因为他们更有独立性、克制力和忍耐力。前些年,一位澳大利亚的博士发现:80%的中国儿童都不能等待,66%的澳大利亚孩子可以等待15分钟。这是一个警示:中国现在的家庭教育可能会培养出一大批不能等待的孩子。

我们教育的缺陷在于:过度地满足孩子,不让孩子受任何委屈。在现在的中国家庭,这是一个趋势。这会造成孩子不能等待,会变得越来越任性、冲动,不能克制、忍耐,容易攀比,易受诱惑。像杭州飙车的例子就是这样。在诱惑下,很容易行为失控。但事实上,一个被过度满足的孩子并不快乐。社会心理学上,有个饱享剥夺理论。当你的需求被过度满足的时候,你的快乐也被同时剥夺。这非常有意思,你充分满足孩子,但是孩子并不快乐。一个人如果学会克制、忍耐,反而会感到快乐,因为他会把节制后的获得看成对自己的奖赏。延迟满足,反而会获得更大的幸福。

“穷二代”和“富二代”之间如何“和解”

目前很多文章在估量中国社会由贫富差距造成的社会矛盾,基本观点是认为中国社会的财富高度集中,穷人太穷太多,并且对少数富人和大批穷人在同一个社会里能否长期地和谐相处表示忧虑。阶层的差距产生生活的隔离和心理的不平衡以及情绪的对立,以至形成了一个世人深信不疑的说法:“仇富心理”。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可能还存在一种“仇穷心理”!于是,每当有某种极端事件出现,人们就归结到这种社会心理。

事实似乎也确实如此,现在“富二代”似乎更愿意在“富二代”的圈子里待,“富二代”与“穷二代”似乎越走越远。我们应强调贫富阶层之间的沟通与相互理解,贫富不是孩子所能选择的,但追求富裕生活是应该鼓励和支持的。现在最首要的问题是消除歧视和不公正,使“第二代穷人”感到公正是可以追求的,感到生活有奔头,感到他们有希望摆脱贫困。政府应该在增加中等收入者的数量、减少“穷二代”数量上下工夫,否则“穷二代”与“穷二代”结婚生子也许会产生“穷三代”。减少“穷二代”是在优化我们的社会结构,政府在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应大幅度提高对“穷二代”的关注度和帮扶力度。另外,这也不仅仅是政府的事,全社会都应帮助“穷二代”早日富裕起来。在陕西的各个角落,那些贫困人口的孩子正像野草一样生长,应给他们提供一个长成树林的机会。

况且,“富二代”的下场也比不可乐。英文对富不过三代有专门解释:Great men''s sons seldom do well。葡萄牙有“富裕农民——贵族儿子——穷孙子”的说法,西班牙也有“酒店老板——儿子富人——孙子讨饭”的说法,德国则用3个词“创造,继承、毁灭”,来代表三代人的命运。摩根大通投资银行通过对《福布斯》杂志最近20年的全球首富排行榜进行研究发现:在400位曾进入过全球富豪排行榜的名流中,只有1/5的人能够维持其地位。统计表明这些有钱人的风光场面通常都维持不了20年,应验了“富不过三代”的俗话。投资失误、重税和挥霍无度是搞垮这些金钱王国的三大原因。为了积极面对家业可能毁于下一代的危机,以南存辉为代表的一批杰出的温州商人几年前就准备筹建一个“败家子基金”,呼应着甚众。而年近七旬的方太创始人茅理翔先生不顾如此高龄,目前在四处奔走,到处举办“富二代”培训班,并写了本挺有影响的专著《家业常青》。他们的努力是可贵的,但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徒劳的。这是世界级难题。

结语

许多富人抱怨饱受金融危机之苦。然而,对许多富人来说,潜伏的更大苦难是子女成才接班的危机。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外在的,也是暂时的;而子女成长的危机是内在的,更是影响久远的,是关系到家业兴旺的根本。当然,金融危机的影响是不容易预测和控制的,而子女的成长对父母来讲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但遗憾的是,许多富人对于子女的成长比对付金融危机还缺乏有效的办法。

许多地区抱怨自己的自然条件,不断向国家申请更多的资金补助。但他们却没有考虑自身的教育问题,再穷不能穷教育,这些地方官员在一次次地外出考察和招商引资的同时,是否把更多的资源和精力用在教育上。将国家的未来寄托在只懂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的官员身上,无异于指望美国不发展弹道防御体系,只能进入发展——退步——在发展——再退步的怪圈。

富二代拷问的人家庭教育的缺失,而穷二代则是拷问国家教育资源的缺失和不平衡。虽然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义务教育免费,但他们的目光不能仅止于此。鼠目寸光者的欲求充其量就是一杯加糖的白开水,而不是冒着奶香的咖啡或哈根达斯。 ManBetX体育网(www.bvdnaa.com) 微信公众号:艾瑞深研究院



新闻动态

媒体报道 高校报道 创富新闻 教育动态 大学排行

  • 人民日报:清华大学凭借84位亿万富豪校友,夺下大学排行榜“造富”冠军

    日前,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排行榜正式出炉,其中最受关注、也最惹争议的是杰出校友排行榜中的“亿万富豪”一栏:84名亿万富豪校友、财富合计近3000亿元,2012年清华大学超越北京大学,成为最会“造富”的学校。

  • 人民日报:中国校庆豪捐背后:学生对母校情感复杂多样

    随着时间推移,校友的捐赠金额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据中国校友会网数据统计,仅一年间,北京大学的校友捐款总额就增加了9.25亿元人民币。不仅如此,个人校庆捐款金额也屡创新高。步步高董事长曾在2006年向母校浙江大学捐赠2.35亿元人民币。

  • 中央电视台:蔡言厚教授揭秘高考状元职业成就远低社会预期

    一年一度高考落下帷幕,最新高考状元即将出炉。面对媒体的追捧和社会期待,这个特殊的群体该如何走上成才之路?5月14日,中国校友会网发布最新《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通过对恢复高考30多年来1100多名“高考状元”的研究分析显示:“状元”毕业后职业发展较少出类拔萃,职业成就远低社会预期。“高考状元”不杰出的结论立即引起社会的热议。新闻会客厅今日邀请《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课题组首席专家蔡言厚教授做客演播室

  • 中央电视台《新闻1+1》:高考状元:成功可以“复印“?

      央视《新闻1+1》6月26日播出《高考状元:成功可以“复印”?》,主要内容为:四川自贡考生林浩然在网上被传为高考状元,一时间,当地媒体纷纷采访其家人学校,探求其成功经验。